2022年中国保持了吸引外资“增量提质”的态势******
央视网消息:可以看到,不断完善的产业链、供应链配套体系以及中国速度,都对外资形成了一种强劲的吸引力。商务部数据显示,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年,中国保持了吸引外资“增量提质”的态势。
2022年前9个月,中国吸收外资规模就达到1万亿元;前11个月,突破1.15万亿元,超过2021年全年水平;与此同时,外资来源更加多元。2022年前11个月,韩国、德国、英国、日本等国家的实际对华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22.1%、52.6%、33.1%和26.6%。
高技术产业成为吸引外资“主引擎”,2022年1—11月,我国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1.1%,其中,高技术制造业增长58.8%,高技术服务业增长23.5%。
今年1月1日,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正式实施,与上一版相比,新版目录净增加239条,增加条目数为近年来最多,进一步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。
大陆要求台湾食品企业交出“机密配方”?国台办回应******
中新网1月11日电 针对台“食药署”声称大陆刁难台湾食品企业注册,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11日回应指出,这本来就是个单纯的企业注册问题,解决起来并不难。民进党当局不积极帮助企业妥善处理相关事宜?不能不令人怀疑他们是在将经贸问题政治化,将简单问题复杂化。
11日,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。有记者提问:据关于台湾食品企业注册,台“食药署”声称是大陆在刁难,要求台湾业者交出“机密配方”,请问对此有何评论?台湾业者如何能够重新申请通过?
对此,马晓光表示,自去年12月上旬以来,国台办发言人先后三次通过书面新闻稿就此说明情况,澄清事实,驳斥民进党当局政治操弄。马晓光并就此再说明四点:
第一,大陆发布《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定》(海关总署第248号令),适用于所有国家和地区向大陆境内出口食品的生产、加工、贮存企业的注册管理。该规定优化了注册程序,对不同类别境外生产企业实施分类管理,明确了企业主体责任和所在地主管部门监管责任,旨在保障进口食品安全。一言以蔽之,这么做是为了保障进口食品安全和消费者的健康权益。不仅根据世贸组织有关规则进行了通报,也通报了台湾方面。根据这一规定,台湾食品生产企业应补充完善相关注册信息。这不是禁止台湾食品企业产品输入,更不是民进党所说的“贸易障碍”“歧视待遇”。
第二,台湾食品生产企业应提供的注册信息,与其他境外企业是一致的,其中按要求填报的原料配料相关信息,是为了保障进口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,不存在所谓要求交出“机密配方”的问题。这些信息不会对外公布,不会影响企业权益。事实上,迄今为止也没有发生过这样的情况。
第三,台湾部分企业目前暂未获得注册,主要原因就是提供的注册信息不完整不规范。虽然我们通告的期限到了,但只要按要求完善注册信息,经审核合格后依然可以向大陆出口产品。据了解,目前一些台湾食品生产企业已经补充了注册材料,有关主管部门正在进行审核,对于符合要求的,将予以注册。
第四,这本来就是个单纯的企业注册问题,解决起来并不难。岛内媒体已经指出,是有人故意把它变成了“罗生门”。令人不解的是,为何在有充裕时间的情况下,民进党当局不积极帮助企业妥善处理相关事宜?不能不令人怀疑他们是在将经贸问题政治化,将简单问题复杂化。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